冠状动脉疾病以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为普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心绞痛。过往的横断面调查及最新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中年群体中,心绞痛的发病率为2%-7%。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心绞痛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在45-65岁年龄段心绞痛的年发病率为1%,而到了75-84岁则攀升至4%。同时,性别差异亦影响心绞痛的患病率,45-65岁女性患病率为5%-7%,男性为4%-7%;65-84岁女性患病率上升至10%-12%,男性则更高,达到12%-14%。 相关数据显示:心绞痛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攀升,高龄人群尤为突出。另外,性别差异亦不可忽视,女性心绞痛的发病率,常见于年轻及中年阶段,而男性则在高龄阶段更为普遍 心绞痛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之间的临床诊断相关性并不显著。在对有创冠状动脉造影临床指征患者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之间表现出较弱的相关性,而高达50%至70%的患者被诊断出患有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或具有正常冠状动脉。 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流程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1、行冠脉造影,排除冠脉疾病(直径狭窄≥50%); 2、进行冠脉功能学检查,利用多普勒或压力/导丝结合腺苷,通过测定FFR排除阻塞性病变,并利用CFR、IMR来评估微循环功能; 3、进行乙酰胆碱激发试验,以区分心外膜血管痉挛与微循环痉挛。 对于患有阻塞性冠脉疾病的患者,冠脉血运重建措施可能带来心绞痛症状的改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心绞痛症状的持续或复发,这反映出心外膜冠脉疾病可能还隐藏着其他未被解决的问题。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1、非心源性胸痛:表现为FFR(血流储备分数)>0.8,C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2.0,IMR(微循环阻力指数)≤25,且乙酰胆碱激发试验结果为阴性。 2、微血管心绞痛:特征为FFR>0.8,CFR<2.0,IMR>25,并伴有微血管痉挛。 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表现为FFR>0.8,CFR≥2.0,IMR≤25伴有心外膜血管痉挛。 4、混合型:即FFR>0.8,CFR<2.0,IMR>25,并伴有心外膜血管痉挛。 一项纳入2000年9月至2002年12月期间1024名受试者(含549名陈旧性心梗患者、237名非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患者和238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研究,通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了心绞痛频率对患者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身体功能、整体健康感知及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随访5年后,除1例失访外,其余1023名患者均完成随访。 研究结果显示:心绞痛发作频率较高的患者,与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相关,而心绞痛负担较低者则更有可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另外,SAQ心绞痛频率评分每提升10分,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提升。 长期(5年以上)纵向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心绞痛频率与自我健康感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负相关性。 202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日常生活运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具体而言,相较于每日生活运动少于两小时的女性,那些每日生活运动达到或超过四小时的女性,其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43%,冠心病风险减少了43%,脑卒中风险下降了30%,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大幅降低了62%。 研究指出:任何形式的运动均有益于疾病预防,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洗碗、烹饪等家务活动,也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导致的死亡风险。 研究团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人们清醒状态下的时间划分为五大行为类别:静坐、乘车、静止、日常活动及步行/跑步。其中,日常活动包括了从站立到房间或庭院中行走的各类行为,例如穿衣、烹饪、清洗餐具及园艺等。 研究团队对5416名年龄介于63至97岁之间,且在研究初期未患有心脏病的美国女性,进行了身体活动的测量。 受试者连续七天佩戴科研级加速度计,用以精确追踪其在不同行为上花费的时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日常生活的小型运动类型上,这些活动通常不包括先前研究中常见的轻度、中度到重度体力活动,如跑步和快走等。相反,本研究聚焦于更为细微的活动,如烹饪等家务劳动。 与每日生活运动不足两小时的女性相比,每日生活运动至少四小时的女性在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上分别降低了43%、43%、30%及62%。 对于许多老年人,他们的主要活动大多属于日常生活范畴,这些活动往往被忽视为身体锻炼的一部分。然而,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特别是针对老年女性群体,即便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也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此外,2023年悉尼大学、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指出:每天进行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且运动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另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也强调了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脏健康的益处。研究发现:即使是每天1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也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日常活动在减少心绞痛发作与降低死亡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有效性。通过增加中等强度的日常活动量,心绞痛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因心脏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因此,建议心绞痛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日常活动方式,并坚持进行。同时,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以全面促进心脏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 [2]Prevalence of angina pectoris and association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heart.2023. [3]https://mp.weixin.qq.com/s/dZgOV9HCJ7V_0YXtdidSdw [4]Optimizing Management of Stable Angina: A Patient-Centered Approach Integrating Revascularization, Medical Therapy,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J Am Coll Cardiol,2024. [5]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Between Angina Pectoris and Quality of Life[J].2021. [6]Accelerometer‐Derived Daily Life Movement Classified by Machine Learning and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lder Women:The OPACH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2. [7]Brief bouts of device-measured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in people who do not exerci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Lancet Public Health.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