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作为循环系统中的主要的核心器官,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为身体源源不断输送着氧气和营养物质。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2024年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80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CVD)而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1%。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已达到大约3.3亿人。每年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约458万人死亡,占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47.35%,远超癌症造成的24.61%死亡率。同时,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2024年,在著名杂志《欧洲预防心脏病学(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发布了一篇研究性文章,预测2025至2050年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将不断攀升,主要归因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研究同时强调了高血压、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高胆固醇水平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图片来源于[1]
据研究显示:在2025年至2050年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预计将增长90%,而心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也将上升73.4%。另外,心血管疾病的粗DALYs将增长54.7%。预计至2050年,心血管死亡人数将达到3560万。到2050年,中欧、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年龄标准化心血管死亡率预计将达到最高水平,为每10万人中有305人。
同时,在2024年版的《2024 ESC高血压管理指南》新增了血压升高的分类,并设定了更严格的血压治疗目标。对于血压处于120-139/70-89 mmHg之间,且CVD风险因素足够高(如10年CVD风险≥10%)或存在高危条件,或10年CVD边缘风险(5% -<10%)并伴随风险调节因子或异常风险工具测试的患者,ESC新指南建议采取为期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血压。
图源:摄图网
目前,SGLT2抑制剂在指导性心衰治疗方案中占据核心位置,在2024 ESC大会上揭示了其在心衰预后、心肌效能及长期安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心衰管理开辟了新方向。
1、SGLT2抑制剂通过优化心肌效能,显著提升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与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SGLT2抑制剂治疗的轻度至中度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在左心室纵向应变及右心室功能等关键心肌效能指标上均取得了显著改善,这证明了SGLT2抑制剂在改善心肌结构和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2、SGLT2抑制剂与MRA的联合疗法在心衰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中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相关研究显示:尽管治疗初期肾小球滤过率(eGFR)有所下降,但随后保持相对稳定;高钾血症虽时有发生,但主要与基线较高的血钾水平和较低的eGFR相关。这表明了SGLT2抑制剂与MRA的联合治疗方案在长期管理中是安全且可行的。
国内外就医指导、医疗服务
▼
3、早期启动SGLT2抑制剂治疗可优化疗效。相关研究指出: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SGLT2抑制剂的起始治疗时间普遍较晚(23至52个月)。研究强调,早期应用SGLT2抑制剂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另外,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停药率分别仅为5.22%和4.66%,这进一步证实了早期启动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这项关键研究为心血管疾病降脂治疗带来了新方向,揭示了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并强调降脂治疗的成功不仅在于药物选择,还受到患者性别及治疗策略的重大影响。
相关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低密度胆固醇(LDL-C)目标达成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在一年内更易达成目标,且更多男性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相关临床研究评估了他汀类药物对未经历心血管事件,具有高心血管风险的血脂异常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钙化影响。经过六个月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幅下降了60%,从133.6±33.8 mg/dL降到了58.8±20.7 mg/dL。同时,冠状动脉、主动脉或颈动脉中的最大斑块18F-NaF摄取量降低了19%,从1.96降至1.53。
图源:摄图网
该研究聚焦于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探讨。
相关研究评估了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见P2Y12抑制剂的疗效,数据表明,非噻吩吡啶类抑制剂(如替格瑞洛、坎格雷洛等)在防止心肌梗死再次发作方面展现出明显优越性,使得复发率下降了56%。
相关研究聚焦于生物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患者接受1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后转为单药治疗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慢性肾病等相关风险因素对一年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作用,而程序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较小。
1、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斑点追踪技术助力精准区分TTR-CM与AL-CM,其中TTR-CM患者心尖部应变保留指数显著高于AL-CM患者,为疾病诊断提供明确方向。
2、治疗领域迎来新曙光,HELIOS-B研究揭示vutrisiran在ATTR-CM治疗中的卓越成效,整体患者及单药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综合指标均大幅下降,分别减少28%与33%,且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35%与34%,展现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
图源:摄图网
1、基因治疗: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修复或替换有缺陷的基因,从根本上纠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2、干细胞疗法: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的心肌组织。未来,干细胞疗法有望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3、远程医疗与智能穿戴设备: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远程医疗和智能穿戴设备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患者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医生则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咨询和治疗建议。
4、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在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与治疗正朝着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心血管疾病患者将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rojections from 2025 to 2050.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4).
https://academic.oup.com/eurjpc/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eurjpc/zwae281/7756567?redirectedFrom=fulltext&login=true
[2]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3]Effects of Dapagliflozin on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and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4]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atterns of new users of dapagliflozin for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programme across 12 countries.
[5]Contemporary LDL-cholesterol management i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at high-cardiovascular risk: results from the European observational.
[6]Rosuvastatin effect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icrocalcification.
[7]Association of ticagrelor vs clopidogrel with 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 in NSTEMI patients with mild thrombocytopenia.
[8]Impact of procedural and patient-related risks on 1-year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1-month DAPT followed by P2Y12 inhibitor monotherapy after biodegradable-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9]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2021).
[10]Intracoronary infusion of 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