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高温治疗癌症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研究和科普文章提到,癌细胞在40°C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会受到伤害,甚至被杀死。那么,是否可以利用高体温来专门杀死癌细胞,尤其是通过给大脑散热来实现这一目的呢?这似乎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思路,但背后却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原理和实际挑战。本文将为大家解答这一疑问,探讨“高体温杀癌”的科学依据与实际可行性。


可愈有道-高温能杀死癌细胞

图源:摄图网



癌细胞为何对高温敏感?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许多生物学特性上有所不同。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癌细胞的代谢速度通常比正常细胞快,这使得它们在某些极端环境下更容易受到影响。高温,尤其是超过40°C时,癌细胞的蛋白质、脂质等细胞结构会受到破坏,导致其无法继续生长和分裂。



热疗的原理:利用高温“烧死”癌细胞


热疗,也被称为“温热治疗”,是一种利用加热来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科学研究表明,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癌细胞会因为蛋白质变性、细胞膜受损以及内部分子结构的崩解而无法存活。一般来说,40°C以上的高温环境可以使大部分癌细胞经历细胞死亡(即凋亡)或坏死。然而,正常细胞一般具有较强的耐热能力,所以高温更多地影响癌细胞,而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严重伤害。



适度高温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热疗已经被用于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尤其是对某些癌细胞不敏感的化疗药物,热疗可以帮助增强药效,促进药物渗透癌细胞。然而,单独依靠高温杀死癌细胞目前还不具备广泛应用的可行性。我们仍然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日本专家线上远程咨询/赴日就医/赴日体检

海外专家第二诊疗意见定制个人方案

可愈有道-顾问



为什么大脑单独散热来杀死癌细胞不太现实?


虽然高温能够杀死癌细胞,但是否能通过给大脑散热来单独“利用高体温杀死癌细胞”呢?这一思路并不简单,也有很多现实的难题。



大脑对高温的敏感性


首先,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和脆弱的器官之一,拥有非常严格的温度调控机制。正常大脑的温度通常保持在37°C左右,一旦体温上升超过40°C,脑细胞的功能会迅速受损,甚至出现脑组织坏死。大脑对温度的容忍度相对较低,超高温会导致大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散热与局部温控的难度


此外,人类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散热机制,十分复杂。大脑虽然有通过血液循环散热的功能,但其自我散热能力有限。即便通过外部方法提高体温,如何精确控制热量集中在癌细胞部位,并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大脑来说,如何将这种高温准确地局限在癌细胞区域,而不引发全身性的过热反应,仍然是医学上未解决的问题。



局部高温治疗的替代方案


虽然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体温升高来实现大脑癌细胞的高效杀伤,但目前有一些医学手段正在朝着类似的目标努力。例如,局部热疗(也称为“局部加热”)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加热肿瘤区域,达到破坏癌细胞的效果。相较于全身性加热,局部热疗能够将热量集中在肿瘤区域,从而降低对健康组织的伤害。这些方法虽然在某些类型的肿瘤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应用范围和临床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高体温杀死癌细胞:挑战与前景


尽管直接利用体温提高来专门杀死癌细胞的设想并不现实,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通过“高温”技术来战斗癌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结合热疗和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热疗联合治疗:潜力巨大


在一些癌症治疗中,热疗已经成为一种辅助手段,尤其是在肿瘤部位较为局部的情况下。通过外部设备对肿瘤区域加热,可以促使癌细胞的死亡。研究发现,热疗能够显著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甚至能改善放疗的效果。随着热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或许能够开发出更为精准、可控的高温治疗方法,逐步将其应用到更多癌症治疗中。



免疫热疗: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


此外,免疫热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重视。免疫热疗的原理是将高温和免疫系统结合,通过加热肿瘤,使癌细胞产生应激反应,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清除。该方法结合了热疗的局部杀伤作用和免疫疗法的全身抗癌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学仍在探索,高温不是万能药


虽然“高温杀死癌细胞”的想法听起来充满吸引力,但现实中,我们无法单纯依靠体温升高来治疗癌症。大脑和全身的高温调节机制,以及局部高温治疗的精确控制,都是技术实现的瓶颈。尽管如此,热疗在癌症治疗中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并且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或许能够开发出更加有效、安全的热疗方法,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预后。因此,科学家们对高温治疗癌症的探索还远未停止,期待这项技术能为癌症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参考文献

Vaupel, P., & Kallinowski, F. (2022).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treatment resista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o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112(1), 1-12. https://doi.org/10.1016/j.ijrobp.2021.07.056

Issels, R. D., & Eckert, F. (2023). Hyperthermia in cancer treatment: A review of clinical studie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Lancet Oncology, 24(3), 376-386.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2)00461-4

Bosi, A., & Leoni, L. (2021). The potential of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Targeting cancer cells with heat. Cancer Therapy, 16(7), 1799-1810. https://doi.org/10.1002/can.28165

Zhou, S. L., & Wang, X. H. (202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yperthermic treatment in cancer and its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chemotherapy. Cancer Biotherapy & Radiopharmaceuticals, 35(9), 617-623. https://doi.org/10.1089/cbr.2020.3358

Rojas, J. G., & Chan, J. M. (2022).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their role in cancer thermotolerance: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yperthermic therapies.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 14, 1-13. https://doi.org/10.1177/1758835922111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