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较常见的癌症类型。其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鳞癌、腺癌和腺鳞癌,占宫颈癌总数的90%以上。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是最为常见。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24年4月在《临床医师癌症杂志》上公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宫颈癌66.1万例,死亡34.8万例。宫颈癌在所有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6.8%和8.1%。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四。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宫颈癌病例11.93万,死亡病例3.72万;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66.9%。 而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日本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为74.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表明,美国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7.2%,早期患者生存率高达91.2%。 宫颈癌多见于40岁至60岁的女性。然而,近期数据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同时,该疾病的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图源:摄图网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发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HPV感染。然而,接种HPV疫苗可激发保护性抗体,阻止HPV感染,预防宫颈癌。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可供选择。
起初,临床医生建议女性需接种三次HPV疫苗。但随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接种一次或两次(接种间隔至少六个月)同样有效。
近期两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9至20岁的女性,接种一次或两次HPV疫苗,在预防HPV感染和子宫癌变方面的效果与接种三次相当
图源:摄图网
2025年,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15岁之前接种一至两次HPV疫苗,其预防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效果与接种三次相当。这一发现支持了WHO推荐的青少年接种一次HPV疫苗的建议,而对于20岁以上的女性,可能需要更多的接种次数才能达到显著的预防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2006年至2022年间年龄在10至35岁之间的女性群体,共计220万研究对象。在该群体中,73.4%(160万)未接受疫苗接种;26.6%(58万)至少接种了一次四价HPV疫苗。具体接种情况:接种一次、两次和三次疫苗的比例分别为8.3%、40.3%和51.5%。在所有研究对象中,60.9%的女性在15岁之前完成了首次疫苗接种。
在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现,未接受疫苗接种的女性群体和已经接种疫苗的女性群体分别检测出7.1万例和1.0万例高级别宫颈病变。接种了四价HPV疫苗的女性,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发病率相较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降低了38%。
通过针对不同接种年龄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种疫苗的同龄女性相比,10-14岁、15-16岁、17-20岁及21-35岁接种HPV疫苗的女性,高级别宫颈病变发病率分别降低了50%、46%、34%和11%。这表明,接种HPV疫苗的年龄越早,对于预防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保护效果越显著。即便在21至35岁的女性群体中,接种HPV疫苗亦能有效降低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发病率。
进一步研究表明:接种过一次、两次、三次HPV疫苗的女性,那些未接种疫苗的女性相比,她们出现高级别宫颈病变的风险分别减少了27%、30%和41%。
图源:摄图网
研究者进一步对首次接种疫苗的年龄及接种次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若女性在17岁之前开始接种HPV疫苗,无论接种剂量如何,其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具体来说:
在15岁前首次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中,接种一次、两次和三次疫苗的群体,其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分别降低了58%、46%和50%;
15-16岁首次接种HPV疫苗的女性,接种一次、两次和三次疫苗的预防效果相似,高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分别降低了40%、45%和46%;
17-20岁首次接种HPV疫苗的女性,接种一次、两次和三次疫苗的女性群体,其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分别降低了27%、28%和36%;
20岁以后初次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中,只有当她们接受了三次或多次的疫苗接种,才能在统计学上显著地观察到高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下降了14%。
综上所述,四价HPV疫苗可有效预防高级别宫颈病变。特别是对于15岁前接种一次或两次HPV疫苗的个体,预防效果与接种三次者相当。
图源:摄图网
在中国预防接种指南中这一策略得到了明确。《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9-14岁的女性通过两次接种二价HPV疫苗,可以实现与三次接种等同的免疫效果。同时《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建议女性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可获得更好的保护。针对9-14岁女孩,建议两次接种计划,两次接种间隔时间至少六个月。对于免疫功能不全的人群,尽管建议接种三次,但至少应完成两次接种,间隔时间六个月。
然而,对于年龄>35岁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仍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在中国,35-45岁的女性群体具备接种二价、四价或九价HPV疫苗的资格。鉴于该年龄段女性面临较高的HPV感染率及子宫癌前病变风险,建议她们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推荐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或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也可将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相结合。
图源:摄图网
总之,这项研究无疑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希望,它不仅可能简化疫苗接种程序,还可能降低公共卫生支出,并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参考文献:
[1]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解读[J].中华肿瘤杂志,2024.
[2]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3.
[3]Cancer survival statistics in China 2019-2021: a 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study.J Natl Cancer Cent.2024.
[4]院内がん登録生存率集計結果閲覧システム
https://hbcr-survival.ganjoho.jp/graph#h-title
[5]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cervix.html
[6]Effectiveness of quadri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against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by age and dos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Published,2025.
[7]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