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该病年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五位,年死亡率排名第四。我国食管癌以鳞癌为主,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高发区与低发区形成明显对比。超过9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了解食管癌相关知识并加强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发生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因素

①饮食习惯和食物因素:高发区居民喜食高热、粗糙和质硬的食物,酒和吸烟亦有一定的影响

②亚硝胺和真菌毒素

③其他病因有土壤中微量元素:铁、锌、氟、硅等缺乏以及可能存在的遗传因素等形成



病理组织学类型

参照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常见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鳞癌、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类型,详见下图。



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是排列在食管表面的扁平薄细胞。鳞状细胞癌常发生在食管的上部和中部,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食管癌。在中国93%以上为鳞状细胞癌。

食管腺癌:国内报道较少见,约占食管癌的5%-10%,主要发生在Barrett食管,形态与胃肠道腺癌相同,极少出现典型的筛状和实性结构。是美国常见的食管癌类型。

其他罕见类型:

食管原发性腺样囊性癌(esophagus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EACC)临床上罕见报道,它是一种腺样分化的恶性食管上皮肿瘤,真腺管腔和假腺管腔内有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呈筛状、管状或实心结构排列。腺样囊性癌约占所有食管恶性肿瘤的 0.1%,在男性中更常见大约一半来自亚洲人群。有关EAC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方面争议较大,有文献报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似。

食管腺鳞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肿瘤,由恶性鳞状上皮和腺上皮成分组成,缺乏中间形态细胞。尽管近期研究观察到这种癌症在食管下段较为常见,但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食管中段。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5倍。与常见的食管癌相比,腺鳞癌的预后尚无足够研究支持。

食管黏液表皮样癌是由恶性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细胞混合组成的食管肿瘤。黏液表皮样癌最常见于食管中、下段,占原发性食管癌的比例 < 1%,最常见于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 58 岁。临床特征与传统食管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相似。与更常见的食管癌相比,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来确定这些癌的预后。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黏液表皮样癌可能比传统鳞状细胞癌更具侵袭性。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eNEC)具有极高的恶性程度,易于转移。据统计,eNEC仅占食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4%。既往报道显示,eNEC患者1年生存率约为5.7%,2年生存率为0,其预后较食管癌更为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