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心脏病联盟发布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因,2021年造成约205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数的约1/3。尽管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在过去30年有所增加,但年龄标准化的死亡率却下降了1/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统计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达到了3.3亿,2021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总人数占所有出院患者总数的15.36%,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占8.26%,脑血管疾病患者占7.10%。心血管疾病对居民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主要受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创新治疗方法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可愈有道_心血管疾病治疗即将迎来革命性的重大突破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最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介入治疗已经从最初的简单球囊扩张,发展到了药物洗脱和可降解支架。未来,随着材料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心脏介入治疗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最基础的方法。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血小板药、降脂药、降压药等。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新型药物的研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且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心脏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是当前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心血管手术已从传统的开胸手术向微创手术转变,例如小切口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这些微创方法因创伤小、恢复快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终极手段,但全球每年仅能进行5000至6000例手术,其主要受限于心脏供体的稀缺。尽管心脏移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中位生存期可达12.5年,但供体器官的不足限制了手术数量的增长。在美国,每年等待移植的人数与实际接受手术的人数比例为7:2,且等待供体的患者数在2004至2016年间几乎翻倍。


围手术期排异监测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优化,减少了心肌活检频率,降低了排异率。


异种供心移植作为解决供体不足的新尝试,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潜在价值不容忽视。另外,人工心脏技术,例如全人工心脏和心室辅助装置(VAD)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加,新一代VAD的疗效与心脏移植相当,为心脏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


干细胞衍生物与免疫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前景

目前,干细胞衍生的Exo-lncRNA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方式参与细胞凋亡、热解、自噬以及心肌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等过程。相关研究阐述了不同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外泌体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探讨了Exo-lncRNA在临床中的应用和解决策略。如BMSCs-Exo-lncRNA在心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UCMSCs-Exo-lncRNAs可有效改善心肌损伤,PMSCs-Exo-lncRNA具有血管生成和抗炎的潜力以及CVPCs和EPCs-Exo-lncRNA在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中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其他来源的Exo-lncRNA也被发现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ADMSCs-Exo-lncRNA由于其丰富的产量和治疗效果,被认为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免疫细胞担当着人体的防御角色。无论是细菌、病毒,还是肆意妄为的癌细胞、懒惰不工作的老化细胞,都是免疫细胞的目标,它们的清除工作保障了我们的健康。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免疫细胞可能还具备其他未被发现的功能,例如参与心血管的修复工作。


巨噬细胞是我们熟知的一种免疫细胞,因其体积庞大且能不断吞噬病毒和细菌而得名,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第二道防线的主要力量,并且能够将病毒和细菌的特征传递给B细胞和T细胞。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会在小鼠缺血组织中聚集,并释放信号以减轻缺血造成的伤害,同时促进血液流向受损部位,执行血管细胞的功能,确保肌肉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使得小鼠能够更好地使用受伤的腿。


在人体中,当发生心肌梗死或周围组织缺血时,巨噬细胞也会大量聚集并调整其功能。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调节血流、抑制损伤扩散以及促进心血管愈合的能力。正如研究团队领导所言,这是免疫细胞新发现的功能,未来免疫细胞可能不仅用于癌症治疗,还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此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在体内产生瞬时CAR-T细胞,仅让其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治疗心肌纤维化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他们利用mRNA封装在脂质纳米颗粒中,注射至小鼠体内后,T细胞捕获mRNA分子,获得特异性攻击心肌成纤维细胞的能力。这种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显著效果,改善了心脏纤维化程度。


可愈有道_心血管疾病治疗即将迎来革命性的重大突破

图源:摄图网



纳米医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与诊断中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医学作为一门新兴领域,专注于通过变革性治疗、显像剂和离体诊断来改善患者预后。纳米材料的多功能性、生物分子工程的物化可调性,以及其在靶向、信号和递送方面的潜力,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成像和治疗至关重要。


2023年,密歇根州立大学Bryan Ronain Smith和麻省理工学院Elazer R. Edelman教授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Nanomedic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综述长文,为我们回顾了心血管疾病纳米药物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快速发展的心血管疾病纳米医学领域的关键临床机会。


可愈有道_心血管疾病治疗即将迎来革命性的重大突破

图源:参考文献[11]


纳米医学工具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和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供部位特异性解决方案,减少全身副作用,并具备多功能诊断和治疗功能。纳米材料的定义是至少一个维度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工程材料,在心血管疾病中展现出多功能性、生物分子工程的可调性,以及在靶向、信号传递和递送方面的潜力。纳米免疫医学关注于使用纳米材料调节免疫系统治疗心血管疾病,包括启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抑制炎症。纳米成像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纳米材料在体外诊断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优势。尽管面临制造、质量控制、规模化和安全性等挑战,纳米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依赖于研究人员的创新和对纳米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


未来,心脑血管药物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精准医疗和预防措施。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个性化治疗。同时,心脑血管药物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疾病机制,以开发针对新靶点的创新药物。此外,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管理和数字健康解决方案,将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愈有道】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医疗资源。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678-6998 进行咨询!


参考文献:

[1]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4323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3》要点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24.

[3]Advances in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egenerative medicine

https://rs.yiigle.com/cmaid/1452268

[4]Advances in lncRNAs from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nt Pharmacol.2022 Sep 6.

[5]Perivascular Macrophages Regulate Blood Flow Following Tissue Damage

[6]Newly discovered immune cell function vital to healing

[7]CAR T cells produced in vivo to treat caRDiac injury. Science.2022 Ja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990237/

[8]Perspective on Stem Cell Therapy in Organ Fibrosis: Animal Models and Human Studies. Life (Basel).2021 Oct 1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685439/

[9]A Minimally Invasive Exosome Spray Repairs Heart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CS Nano.2021 Jun 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152126/

[10]Stem cell-based therapies for caRDiac diseases: The critical role of angiogenic exosomes. Biofactors.2021 Ma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06893/

[11]Nanomedic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1-023-0023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