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人患癌,我会不会也得癌症?” “父母得过癌症,是不是意味着我也难逃厄运?” 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尤其当亲人患癌时,遗传的焦虑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心头。然而,癌症真的是“父母有,子女就一定会得”吗?本文将为您揭开癌症与遗传之间的真正关系,带您走出误区,理性看待癌症风险。 一、癌症和遗传的关系:为什么会有关联? 癌症是否会遗传,主要取决于“基因突变”发生的方式。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种: 遗传性基因突变(先天获得):这种突变来自父母,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风险密切相关。 获得性基因突变(后天发生):这类突变是人体在生活中受到外部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逐渐累积的,和遗传无关。 据统计,只有5%-10%的癌症是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的,大部分癌症其实是后天因素引起的。 癌症本身并不会直接遗传,但“易感基因”可能会传给下一代,让子女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二、哪些癌症可能与遗传相关? 虽然大多数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引发的,但部分癌症与家族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以下几类癌症在遗传性基因突变的影响下,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乳腺癌和卵巢癌 与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这两个基因的正常功能是修复DNA损伤,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一旦突变发生,DNA修复功能受到影响,细胞异常增殖,癌症风险增加。 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乳腺癌的风险高达60%-70%,卵巢癌风险为40%-50%。而BRCA2基因突变的风险略低,但也远高于普通人群。 结直肠癌 与两类遗传性疾病相关: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由APC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肠道内会出现大量腺瘤性息肉,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结直肠癌。 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与DNA错配修复基因(如MLH1、MSH2、MSH6等)的突变相关。林奇综合征不仅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还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相关。 与CDH1基因突变有关。CDH1基因的作用是编码钙黏蛋白,一种维持细胞间粘附的蛋白。当基因突变时,细胞粘附功能丧失,容易导致细胞脱落、扩散,从而形成弥漫型胃癌。 部分胰腺癌与BRCA1、BRCA2基因突变相关。此外,PALB2基因突变也被发现与胰腺癌风险增加有关。对于有家族乳腺癌、卵巢癌或胰腺癌病史的患者,胰腺癌的遗传风险更高。 赴日治疗/线上获取第二诊疗意见 ▼ 遗传性肾癌包括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基因突变)等,患者易发生肾细胞癌和其他肿瘤。 遗传性甲状腺癌与RET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尤其是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 三、如何判断是否存在遗传性癌症的风险? 遗传性癌症通常有明确的家族聚集性特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评估: 如果您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两位或以上患有同一种癌症,尤其是在较年轻的年龄(如50岁以下)被诊断为癌症,那么需要警惕可能存在遗传性癌症的风险。 举例:如果母亲在40岁时被诊断出乳腺癌,外祖母或姐妹也患乳腺癌,那么您很可能携带BRCA基因突变。 遗传性癌症患者通常在较年轻的年龄发病。例如,林奇综合征患者往往在40-50岁时就患上结直肠癌,而非遗传性患者的发病年龄通常更晚。 多种癌症出现在同一家庭 一些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会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例如: 林奇综合征患者除了结直肠癌外,还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可能同时存在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 如果同一患者在一生中罹患两种或多种癌症(如乳腺癌和卵巢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也可能提示存在遗传性基因突变。 四、基因检测:评估遗传性癌症风险的科学工具 当怀疑存在遗传性癌症风险时,基因检测是评估个人风险的重要工具。 基因检测的目的 确定是否携带与癌症相关的遗传性基因突变。 提供癌症预防和早筛的科学依据,帮助高风险人群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谁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有家族癌症病史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中存在多位患癌者。 年轻时罹患癌症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下确诊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的人。 同时患有多种癌症的患者。 被诊断为可能与遗传相关癌症(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BRCA相关癌症等)的人群。 癌症是否遗传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有极少部分癌症与遗传有关,而大多数癌症是后天因素导致的。即便携带易感基因,也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有效降低癌症风险。 面对癌症,不必过于恐慌或焦虑,而是要从现在开始,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生活。科学防癌,积极乐观,才能为自己和家人赢得健康的未来!
【可愈有道】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医疗资源。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678-6998 进行咨询!
参考资料:
1.2024 Aug 23. In: PDQ Cancer Information Summaries [Internet]. Bethesda (MD):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US); 2002.
2.Cancers (Basel). 2024 Jun 4;16(11):2138. doi: 10.3390/cancers161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