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中属于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乳腺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广大女性的健康和心理造成了严重威胁。


手术治疗无疑是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了防止术后复发,接受手术的患者通常会进行放疗和化疗,并持续数年的荷尔蒙治疗,目的是减少乳腺癌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医学界持续关注如何降低复发率这一关键问题。


可愈有道-如何有效降低各类乳腺癌复发率

图源:摄图网



早期诊断与治疗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主要集中在两个年龄阶段:45至55岁以及70至74岁,尤其是45-55岁这个年龄段。这一现象表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在趋向年轻化,迫切需要构建一套标准化的筛查和诊断流程。


目前,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评估乳腺健康状况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检查已成为乳腺癌诊断和预防性筛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因此,及早发现乳腺癌对于减少复发率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根据乳腺癌的不同类型,例如HER2阳性或阴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升治疗成效并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个体化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肿瘤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等技术,医生能够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R+)的乳腺癌患者,防止复发的关键策略之一是采用抗雌激素治疗。在这一治疗过程中,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两种主要的药物。


他莫昔芬是一种能够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受体的药物,有效阻断雌激素在体内的作用。对于HR+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他莫昔芬可以显著减少未来15年内因乳腺癌导致的死亡风险,降幅达到1/3。


另一方面,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来阻止雌激素的合成。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这种药物比他莫昔芬更为有效,能进一步降低约30%的死亡风险。然而,对于绝经前的女性,由于卵巢仍在产生大量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绝经前女性中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时,通常需要配合抑制卵巢功能的治疗。


对于绝经前HR+乳腺癌患者,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乳腺癌复发风险上有显著降低。特别是在治疗后的前五年内,芳香化酶抑制剂组的复发率为6.9%,而他莫昔芬组为10.1%,这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组的复发风险降低了近1/3。


为了有效预防HR+/HER2-乳腺癌术后复发,研究者提出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如瑞波西利,纳入治疗方案中。这类药物在控制细胞增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瑞波西利(ribociclib),一种选择性CDK4/6抑制剂,在初期治疗阶段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主要用于治疗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研究表明,与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相比,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降低了25.2%。另外,联合治疗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90.4%,而单独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为87.1%。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瑞波西利在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和潜力。


与HER2-乳腺癌相比,HER2+乳腺癌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不过,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的联合化疗已成为早期HER2+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PHERGain研究中,研究者对356例早期HER2+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治疗。A组患者接受TCHP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而B组患者则接受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的联合应用。


结果显示:B组患者3年无浸润性疾病生存率为94.8%。尤其是PET检查有应答且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3年无浸润性疾病生存率预估为96.4%。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患者在术后3年内99%的患者未出现疾病复发。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乳腺癌总病例数15%-20%,患者预后差,超过半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3-5年内会面临复发风险。然而,在TNBC治疗中,辅助或新辅助化疗通常被视为早期患者的首选方案。


发表于JAMA的研究揭示,早期TNBC患者,若未经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其乳腺癌组织中的TIL水平会显著影响癌症的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研究表明:当肿瘤内TIL水平达到或超过50%时,即便患者不接受化疗,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远端无复发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均接近或超过90%。


可愈有道-如何有效降低各类乳腺癌复发率

图源:摄图网



优化手术方式


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对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尤其是保乳手术后,辅以放疗可以进一步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风险。


发表于《临床医学与研究》杂志的研究对比了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加放疗与单纯乳房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接受保乳手术加放疗的患者在3年、5年及10年时的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6.5%、92.9%和80.9%,相比之下,仅进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存活率则为93.4%、88.3%和67.2%。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保乳手术结合放疗在治疗早期乳腺癌方面的优势。



药物治疗


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能降低全身复发风险。根据肿瘤分子分型和患者情况选择药物和治疗周期,可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显著提升了保留乳房的可能。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10年累积局部复发率为15.1%,死亡率为24.8%。专家认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增加保乳手术几率,但实现R0切除是核心原则。


精准药物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取得突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首选方案。


对于乳腺癌患者,若检测出HER2、BRCA1/2、PIK3CA、NTRK融合呈阳性,采用靶向治疗是适宜的方案。


根据NCCN的指导方针,对于HER2阳性患者,推荐的治疗选项包括曲妥珠单抗与化疗相结合、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与拉帕替尼的联合疗法,以及图卡替尼与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的组合疗法等。


对于BRCA1/2阳性患者,FDA已批准奥拉帕利和他拉唑帕尼作为治疗药物。


对于PIK3CA阳性患者,FDA批准了培美曲塞与氟维司群的联合疗法。


对于NTRK融合阳性患者,FDA批准了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作为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为三阴乳腺癌提供了新治疗途径,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戈沙妥珠单抗和阿特珠单抗等药物。



生活方式的调整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降低乳腺癌复发率同样重要。保持健康的体重、规律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戒烟限酒等,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减少外源性激素的使用,如避免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也是预防复发的措施之一。



长期随访与监测


乳腺癌患者在完成初始治疗后,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定期体检、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复发或转移,从而及时进行干预。




总之,降低乳腺癌复发率需要一个多方位、综合性的策略。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可愈有道-如何有效降低各类乳腺癌复发率

图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3.

[2]Breast cancer screening and early diagnosis in Chinese women.Cancer Biol Med. 2022.

[3]Aromatase inhibitors versus tamoxifen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o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ovarian suppression: a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of 7030 women from four randomised trials. The Lancet Oncology, 2022.

[4]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JAMA,2024.

[5]Adding Ovarian Suppression to Tamoxifen for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6]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Updated Survival Results From a Phase 2 Trial.2023.

[7]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3.

[8]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M].8th ed. New York: Springer,2017.

[9]Strategies for subtypes-dealing with the diversity of breast cancer: highlights of the St.Galle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Primary Therapy of Early Breast Cancer.

[10]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Breast Cancer, Version 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