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我国深厚的文化意义,也是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然而,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一些健康问题也悄然高发。所以,了解这些过年期间的高发疾病,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健康度过这个佳节。 图源:摄图网 消化系统疾病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难免饮食过量,导致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腹痛、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四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和节后“消化不良综合症”,应予以关注。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一种由胰酶异常激活引起的消化系统紧急状况,通常由胆道结石引发。其他关键诱因包括过度饮食、摄入大量油腻食物以及酗酒。此病的典型表现是剧烈的持续性上腹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同时伴有腹胀、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且呕吐后疼痛依旧不减。 预防措施:避免暴饮暴食,大量酗酒等不健康行为。积极治疗胆石症等病因。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图源:摄图网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春节期间的高风险疾病。其中,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作息规律、情绪稳定。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便血或伴有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 预防措施:适度饮食,戒除烟酒,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确保生活作息正常和情绪平和。主动治疗基础疾病,尽量不使用可能伤害胃肠道的药物,维护胃肠道粘膜健康。 急性胃肠炎 每当节日来临,急性胃肠炎的病例就会在医院中有所增加。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由于食物种类繁多且容易处理不当,细菌和病毒便有机会在食物中繁殖,导致人们再次食用后患病。此外,过度饮食、摄入未煮熟或污染的食物、以及食用过量的辛辣食物等,都可能损害胃肠功能,引发急性胃肠炎。通常情况下,此病症会在进食后的4至24小时内引发急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避免食用生冷或不干净的食物,并且不要暴饮暴食,控制食物摄入量,保持在七分饱的状态。如果出现轻微症状,可以通过休息和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或自制的糖盐水来补充流失的体液。如果呕吐或腹泻持续不止,应立即就医。 图源:摄图网 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科常见急症,如鱼刺、鸡鸭骨头等,儿童及老人需特别注意。 预防措施:进食时细嚼慢咽,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老年人小心义齿脱落,儿童需加强监护,避免误吞硬质食物或玩具。 心脑血管疾病 节日期间,由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在春节期间尤为高发。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务必按时服药,确保治疗效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激动。急救药物应常备在身边,以应对紧急情况。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图源:摄图网 呼吸系统疾病 春节期间,由于天气寒冷以及室内通风不良,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较为常见,较年度平均死亡率高出1倍以上。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注意保暖,勤洗手,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必要时可以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的。冬季由于气温降低、日夜温差增大以及室内通风不良和人群聚集,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者、慢性病患者、过度疲劳者和高度紧张者,他们更容易受到这类疾病的侵害。 为了有效避免冬季呼吸道感染,建议大家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和保健措施,以全面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容易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节日饮食中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较多,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春节期间,血糖管理应涵盖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和健康教育五个关键方面。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或促泌剂、饮食不规律或餐后进行剧烈运动的人,低血糖风险较高。 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过年期间应关注降糖药物使用,合理监测血糖。不同降糖药物对空腹和餐后高血糖的降低效果不同,应根据所用药物着重监测相应血糖。 借助每日频繁的血糖检测,我们能够精确地评估一天中血糖的波动情况。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与餐前相比,其波动幅度不应超过2.2mmol/L,而一天中血糖的最大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异应控制在4.4mmol/L以内。 以降空腹为主降餐后为辅的降糖药,如胰岛素和某些降糖药,更倾向于降低空腹血糖。 以降餐后为主空腹为辅的降糖药,如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摄入碳水化合物较多的人群。速效胰岛素、短效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应在餐后使用以防低血糖。单独使用DPP-4抑制剂或短效GLP-1激动剂时,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小。与胰岛素促泌剂合用时风险增加。 糖尿病患者过年期间应增加监测,合理用药,注意低血糖,特别是无感知性低血糖。确保安全度过假期。 图源:摄图网 精神心理疾病 除了身体健康问题外,春节期间精神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在节日中,我们因探亲访友和聚会而饮酒过量。酒精能刺激神经系统,过量饮用会导致精神问题,包括依赖、戒断反应和精神病症状。醉酒者往往失去自控能力,表现出话多、情绪波动大,甚至昏睡或昏迷。因此,在春节期间,应自我控制饮酒量,确保适量。如果发现有人饮酒过量,应立即采取行动保护他们的安全,比如保持清醒环境、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并及时求医。 为了预防春节期间的高发疾病,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营养,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节日活动。 3、适度运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要忘记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4、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5、定期体检:有慢性病史的人群,春节期间应按时服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春节期间虽然喜庆,但也应注意健康问题。通过合理安排饮食、作息和活动,我们完全可以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 图源:摄图网
1
参考文献:
[1]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
[2]ACG Clinical Guidelin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and Ulcer Bleeding. Am J Gastroenterol.2021.
[3]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
[4]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治年度进展2023[J/OL].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
[5]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J].药品价,2017.
[6]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7版)
[7]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糖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
[9]https://mp.weixin.qq.com/s/ls_1_C2Q3ngfg1AsjJ_0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