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初,乳腺癌作为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特别是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保持高位。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22年版》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达到了惊人的230万例,其中68.5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在中国,同年乳腺癌按年龄标准化计算的发病率为39.1/10万,新增病例数达到41.6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总数的18.4%。

乳腺癌:全球与中国的挑战及早期治疗策略

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因素

乳腺癌的发生受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作用。非遗传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生殖风险(如初潮早、绝经晚)、外源性激素摄入、生活方式(例如绝经后体重增加、酒精摄入)、辐射暴露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

早期乳腺癌的定义及其治疗考量

早期乳腺癌通常指肿瘤较小、尚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情况,对应于TNM分期中的Ⅰ期或Ⅱ期。对于早期乳腺癌是否需要进行化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

  • 肿瘤大小:一般而言,小于2cm且无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高危因素的肿瘤可能不需要化疗。
  • 淋巴结转移情况:若出现淋巴结转移,则化疗必要性显著增加。
  • 分子分型:三阴性乳腺癌即使在早期也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需接受化疗;而某些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通过内分泌治疗即可控制。
  • 患者个体差异: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医生需权衡化疗带来的潜在副作用与益处。

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有所区别:

  • 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推荐采用蒽环类药物序贯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方案。
  • HER2阳性乳腺癌:建议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 三阴性乳腺癌(TNBC):推荐包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组合的方案,并可考虑加入铂类药物以提高疗效。

术后辅助化疗则依据HER2状态选择不同的治疗路径,强调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关注减少心脏毒性等副作用。

筛查与预防

当前乳腺癌筛查主要依赖于乳腺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与MRI。对于40至70岁的女性,建议每1至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如果乳腺组织密度较高,推荐结合B超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治疗需要一个全面且个性化的方案,不仅限于化疗,还包括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手段。面对日益增长的乳腺癌威胁,了解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优化治疗策略,有望进一步降低乳腺癌对公共健康的威胁。

【可愈有道】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医疗资源。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678-6998 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