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消化道中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GLOBOCAN 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三,而在死亡率方面则位列第二。


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二,而因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数则位于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全国癌症登记概要》显示:2016年大肠癌病例数达到了15.8万,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另外,根据《人口动态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大肠癌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5万,使其成为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的癌症。


可愈有道_日本治疗结直肠癌

来源:摄图网


2024年,发表在《癌症科学进展》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中国2019年至2021年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5.7%。相比之下,日本在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方面表现更佳,平均达到72.5%,其中结肠癌为72.6%,直肠癌为72.4%。


从上述统计数据结果来看,相较于日本,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


首先,体检筛查在过去几年才开始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导致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根据我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约83%的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导致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预期很不理想。


其次,由于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和医院水平的差异,许多患者难以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导致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日本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哪些优势?


日本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生存率居全球之首,使其成为结直肠癌患者寻求国际医疗服务的首选目的地。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日本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都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可愈有道_日本治疗结直肠癌




1、内镜下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均起源于日本,已经成为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关键技术。EMR在治疗消化道表浅病变方面应用广泛,其疗效可与传统外科手术媲美,同时减少了开腹手术带来的伤害和潜在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较快。ESD是EMR的进阶版,它为胃肠道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标准,适用于上消化道以及结肠和直肠的黏膜下良性肿瘤、黏膜早期癌变和癌前病变的内镜切除。



2、外科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据2021年数据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2%,远高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2022年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I-IV期结肠癌患者在根治术后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6%、88.7%、69.9%和34.3%。

根据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2022年版)》建议:大肠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应根据术前临床评估、术中发现、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的侵袭深度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如果术前或术中怀疑有淋巴结转移,应进行D3级别的淋巴结清扫。若术前和术中确认无淋巴结转移,则根据肿瘤的侵袭深度来决定清扫范围。

此外,在日本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特别显著,保肛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医院提供全面的保肛治疗方案,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实现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避免了人工肛门的需求,并显著降低了术中神经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日本癌研有明医院在直肠癌治疗中,只有12%的患者需要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



3、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

目前,以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诸多益处。这些技术显著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创伤,并尽量避免了手术并发症,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日本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手术的长期效果。该研究,主要针对Ⅱ期或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实施了完整的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和D3淋巴结清扫,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1.8%,与传统开腹手术的90.4%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这一发现表明: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结肠癌外科治疗的标准化术式。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三维高清视觉、操作精确、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研究显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手术亦可实现临床治愈;综述数据显示:肝转移病灶完全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0%。



4、化学药物治疗

结直肠癌的治疗可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包括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和术后的辅助治疗,及晚期患者的药物治疗,化疗均是可行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初始时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可作为转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FOLFIRI方案(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采用FOLFOXIRI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5年生存率从8%提高至15%,同时延长总生存期,从16.7个月提升至23.4个月。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日本的结直肠癌治疗专家会密切监控患者的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特别是对副作用的管理,以确保患者在较高耐受度下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延长其生命。



5、放射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放射治疗可用于术前或术后以提高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或有强烈保留肛门意愿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对于经历局部复发或远端转移的病人,放射治疗能够减轻症状并提升生活品质。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手术后出现直肠癌局部复发,或癌症扩散至肝脏、肺等器官的患者,质子治疗有可能增强治疗效果。

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放射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物理属性,能够精确地靶向肿瘤细胞,同时显著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的辐射剂量,从而减少放射治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在处理结直肠癌肝转移或肺转移方面,质子重离子治疗同样展现了卓越的疗效。

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医院质子治疗中心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针对质子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成果显示:对于原发肿瘤为胃癌或结直肠癌的转移性肝癌患者,经过质子治疗后,5年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达到了53%。



6、靶向药物治疗

日本是全球首批采用精准药物治疗的国家之一,研发了多种先进的治疗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包括针对血管生成的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 Ziv-阿柏西普(Ziv-aflibercept);针对EGFR突变的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针对BRAF突变的康奈非尼,以及其他靶向药物瑞戈非尼。双靶向疗法的出现也显示出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潜力。2020年,康奈非尼与西妥昔单抗的联合用药方案已被批准用于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患者。由于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靶点设计的,因此在治疗前必须进行基因检测,以确保找到合适的靶点,盲目尝试靶向药物是不可取的。



7、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阻断免疫抑制途径,从而恢复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并防止肿瘤的抗原性逃逸。以PD-1/PD-L1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已证明具有显著的疗效。

目前,已被日本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的免疫药物,包括抗PD-1疗法Opdivo(纳武单抗)、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抗CTLA-4疗法Yervoy(易普利姆玛)。

此外,2024.V2版NCCN结直肠癌指南中特别强调,将携带POLE/POLD1突变的患者,应被视为免疫治疗的关键受益者。对于这些患者,当出现不可切除的异时性转移时,推荐采用免疫治疗;而在存在同时性转移的情况下,无论是否进行手术,免疫治疗均为首选方案。


如今,随着治疗方案的持续改进和多样化,结直肠癌的治疗成效稳定提高。日本结直肠癌患者存活率的持续上升,得益于其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更精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流程。目前,日本已成为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海外治疗的首选国家。


【可愈有道】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医疗资源。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国际专家远程咨询日本体检等业务,欢迎拨打免费热线:400-678-6998 进行咨询!


参考文献:

[1]《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3)》——结直肠癌研究进展篇

[2]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2022年版)》解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

[3]Cancer survival statistics in China 2019–2021: a 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stud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005424000498

[4]大腸がん(結腸がん・直腸がん) 患者数(がん統計):[国立がん研究センター がん情報サービス 一般の方へ]

https://ganjoho.jp/public/cancer/colon/patients.html

[5]Survival Analysis after Surgery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Vajira Hospital | Vajira Medical Journal : Journal of Urban Medicine

https://he02.tci-thaijo.org/index.php/VMED/article/view/247690

[6]Real-world survival of colon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A single-institution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525022/

[7]Survival outcome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d3 disp for stage ii or iii colon cancer: A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

[8]About the daVinci Surgical System | UC Health

https://www.uchealth.com/services/robotic-surgery/patient-information/davinci-surgical-system/

[9]Outcomes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or robotic low anterior rep compared to open: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of the NCDB (2010-2015). Surg Endosc. 2020.

[12]Cetuximab plus chronomodulated irinotecan, 5-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 a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POCHER trial.

[13]Survival outcome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d3 disp for stage ii or iii colon cancer (jcog0404): A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14]Proton beam therapy fo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15]2024年V2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