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12月公布的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为1930万,死亡近1000万例。其中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56万,死亡近300多万例,分别占全球同年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23.7%和30%。 相比之下,2020年,日本新增癌症病例约103万,死亡近42万人,分别占同年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5.3%和4.2%。因此,加强癌症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可减轻癌症带来的沉重负担。 癌症,源于细胞的异常增生与分化,其发生与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癌症类型繁多,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由于癌症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显得尤为关键。 在癌症治疗方面,有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虑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其中,NK细胞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性,引领着癌症治疗的新潮流。 在人体中,NK细胞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作用却不可小觑。它们在外周血中的占比达到了10%-15%,同时也在脾脏、肝脏等器官中广泛分布。这些细胞与DC细胞等免疫细胞密切协作,共同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NK细胞具有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在人体外周血液中,NK细胞被进一步细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大亚群,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这些细胞属于1型先天淋巴细胞,能够产生多种1型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FN-γ,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调控。 然而,狡猾的肿瘤细胞总能够运用一系列技巧来巧妙地避开免疫系统的围剿。它们常常采用的一个手段是减少MHC-I的表达,以此来瞒天过海,使CD8+CTL细胞无法准确识别和发动攻击。然而,NK细胞并不受这一伎俩的干扰。当MHC-I配体的丧失与激活性受体配体表达的增加共同作用时,NK细胞内部的信号通路平衡将被打破,从而触发其激活状态,发挥出强大的杀伤效应。 因此,研究者们致力于深入挖掘NK细胞的潜能,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研究者尝试利用细胞因子来激活NK细胞的活性,如IL-2和IL-15等细胞因子能有效促进NK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增强其杀伤能力。然而,这些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功能也受到其他免疫细胞的调控和限制。因此,如何精准地调控NK细胞的功能,使其能够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最佳效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除了使用细胞因子外,研究者们还探索了其他方法来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效果。例如利用NK细胞的ADCC(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反应,通过CD16受体介导的ADCC作用,NK细胞能够杀死被IgG1或IgG3抗体靶向的肿瘤细胞。另外,过继性NK细胞疗法也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通过体外培养或基因改造的NK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2024年5月,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团队在权威免疫学学术期刊《免疫》(Immunity)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删除mRNA内切酶Regnase-1,可有效增强NK细胞抗击肿瘤活性。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深入剖析,发现Regnase-1的缺失能显著上调NK细胞中的Ifng mRNA转录,提升其抗肿瘤效能。同时,这种缺失还促使NK细胞中的CXCR6表达增加,强化了NK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和持久抗肿瘤的能力。 研究不仅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功能失调的关键所在,还为癌症免疫治疗策略带来了创新性的启发。相比之下,传统化疗及激酶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实体瘤方面效果有限,而Regnase-1的缺失可能通过激活NK细胞,为实体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此外,研究还探索了Regnase-1失活与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实现治疗效果的协同增强。这一重大发现有望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催生更多突破,为癌症患者带来更为高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日本的NK细胞疗法,正是基于NK细胞的这些特性及相关研究而发展起来的。NK细胞作为一类独特的天然淋巴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强大的抗癌功能,正在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的希望。 图源:摄图网 NK细胞以其快速而有效的反应机制脱颖而出,与其他免疫细胞相比,不会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轻微,甚至不存在,更无神经毒性。这些优势使得NK细胞疗法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理想选择。 尽管NK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治疗上的弊端需要攻克。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NK细胞的持久性和扩增能力以及如何增强其在实体肿瘤中的疗效等。 由于NK细胞的半衰期较短,需要持续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延长NK细胞寿命和增强其抗癌功能的方法。其中,通过细胞因子诱导产生记忆样NK细胞(CIML NK细胞)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 经过IL-12、IL-15以及IL-18等细胞因子的短期激活,CIML NK细胞展现出了类似记忆的特性,其独特的激活方式不仅显著延长了NK细胞生存周期,更大幅提升了其抗癌效能。目前,临床前研究及早期临床试验的验证:CIML NK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为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石。 一项针对CIML NK细胞抗卵巢癌的研究结果表明:CIML NK细胞能够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并对卵巢癌细胞产生更强的杀伤作用。 此外,一项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中,CIML NK细胞输注后,患者未出现重大毒性反应,而且超过50%的患者能够清除原始细胞,达到了完全缓解。这一结果令人鼓舞,为CIML NK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除了直接应用CIML NK细胞进行治疗外,研究者们还在探索将其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的可能性。例如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应用于CIML NK细胞,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抗原特异性和抗癌效果。这种基因工程改造的CIML NK细胞已经在体外和异种小鼠模型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今,日本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癌症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已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宠。 NK细胞疗法利用自身的NK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相比,NK细胞疗法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方案,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这种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避免了传统疗法可能引发的免疫系统抑制和感染风险。另外,在副作用方面,NK细胞疗法也展现出显著优势,相比放化疗等传统疗法,其副作用较小,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NK细胞疗法目前仍处于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同时不同患者的肿瘤类型和病情也可能影响NK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采用NK细胞疗法进行治疗。 总之,NK细胞疗法新颖且高效,可实现个体化治疗,激活免疫系统,副作用相对较小。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技术的提升,NK细胞疗法有望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有需要帮助的可直接联系小愈400-678-6998。 参考文献: [1]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 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 [2]Roles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immunity to cancer, and applications to immunotherapy. Nat Rev Immunol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77-022-00732-1 [3]Maskalenko et al., Harnessing natural killer cell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dispatching the first responder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2). [4]CAR-NK cell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bench to bedside. Biomarker Research,(2022) [5]Deletion of the mRNA endonuclease Regnase-1promotes NK cell anti-tumor activityvia OCT2-dependent transcription of /fng,Immunity ,2024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4)00259-0 [6]Tarannum M, Romee R. Cytokine-induced memory-like natural killer cell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Stem Cell Res Ther. 20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863287/ [7]CAR-modified memory-like NK cells exhibit potent responses to NK-resistant lymphomas. Blood. 202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6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