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根据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1.右上腹疼痛
由于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故疼痛性质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开始为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性剧痛并向右肩放射。
2.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不佳。这是由于胆囊功能不足以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3.黄疸
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黄疸。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黏膜黄染,伴皮肤瘙痒。
4.发热
部分患者出现发热。
5.右上腹肿块
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包块。是因为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如侵犯十二指肠也可以引起梗阻;另外肿瘤侵及肝胃胰也可出现相应部位包块。

胆囊癌指胆囊的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期可表现为反复、难以缓解的腹部不适。分期标准可以按照TNM分期法的标准,即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是否有远处的转移等,将胆囊癌分为Ⅰ-Ⅳ期。也可根据Nevin分期,将胆囊癌分为Ⅰ-Ⅴ期。

一、TNM分期方法:

1、Ⅰ期胆囊癌:当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或肌层,出现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时,为Ⅰ期胆囊癌,可以行胆囊切除术治疗;

2、Ⅱ期胆囊癌:当肿瘤侵犯基层周围结缔组织,但未突破浆膜层或侵犯肝脏,同时未发生转移时,属于Ⅱ期胆囊癌,可行胆囊癌根治术,并进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术;

3、Ⅲ期胆囊癌:当肿瘤突破浆膜层、直接侵犯肝脏或单个肝外相邻的脏器、组织结构时,同时出现胆囊管、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周围淋巴结转移时,属于Ⅲ期胆囊癌,建议行扩大性根治术,联合受累脏器切除与血管重建;

4、Ⅳ期胆囊癌:当肿瘤侵犯门静脉主干、肝动脉或两个以上的肝外脏器、组织结构时,同时出现远处转移时,属于Ⅳ期胆囊癌。可以采用姑息性肿瘤切除术,提高患者生存期与生存质量。

二、Nevin分期方法:

1、Ⅰ期胆囊癌:指肿瘤比较局限,位于黏膜内;

2、Ⅱ期胆囊癌:指肿瘤侵犯黏膜下层与肌层;

3、Ⅲ期胆囊癌:指肿瘤已经侵犯胆囊壁全层,无淋巴结转移;

4、Ⅳ期胆囊癌:指肿瘤侵犯全层伴胆囊周围淋巴结转移;

5、Ⅴ期胆囊癌:指肿瘤直接侵犯肝或邻近脏器或远处转移。

胆囊癌病人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为早期的胆囊癌病人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以防肿瘤复发或转移。

1.B超声检查
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是首选检查方法。内镜超声用高频率探头仅隔着胃或十二指肠壁对胆囊进行扫描明显提高胆囊癌的检出率,能进一步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肿瘤浸润的程度。
2.CT扫描
CT扫描对胆囊癌的影像改变可分三种类型:
(1)壁厚型 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
(2)结节型 乳头状结节从胆囊壁突入胆囊腔存在;
(3)实变型 因胆囊壁被肿瘤广泛浸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形成实质性肿块。如果肿瘤侵犯肝脏或肝门胰头淋巴结转移,多能在CT影像下显示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胆囊肿块和壁内测到异常的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胆囊原发性恶性肿瘤区别于胆囊转移癌或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
4.ERCP
ERCP对于能够显示出胆囊的胆囊癌诊断率可达73%~90%。但ERCP检查有半数以上不能显示胆囊。
5.细胞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 可以直接取活检或抽取胆汁查找癌细胞。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不高,但结合影像学检查仍可对半数以上胆囊癌患者作出诊断。
(2)肿瘤标记物 在肿瘤标本的CEA免疫组化研究报告中胆囊癌的CEA阳性率为100%。进展期胆囊癌患者血清CEA值可达9.6ng/ml,但在早期诊断无价值。CA19-9、CA125、CA15-3等肿瘤糖链抗原仅能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检查。
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治疗的首选确定性方法,是唯一能治愈胆囊癌的方法。对于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胆囊癌患者,多采取姑息性治疗,解除胆囊、胆道内感染所致的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手术
根据肿瘤被发现时的分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早期胆囊癌,没有发生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者,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切除胆囊。中期胆囊癌,手术应扩大切除范围,除切除胆囊外,还要切除部分肝脏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即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晚期胆囊癌,在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切除的范围更广,创伤较大,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2.化疗
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的胆囊癌化疗方案。研究证实,胆囊癌根治术行术后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生存期。
3.放疗
胆囊癌的放疗包括术前、术中、腔内放疗和未行手术的姑息性放疗等。放疗适用于分期较早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患者。
4.介入疗法
发生广泛转移、失去手术机会的胆囊癌患者,可行胆道引流,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