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或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常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胃脘部胀满;胃脘部疼痛;烧心及消化不良症状;大便异常及虚弱症状;贫血。

根据病变范围以及严重程度,可以把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这三种。

1、轻度。是指萎缩性胃炎病变范围比较小,病情轻微。通常病变只局限在胃窦部。

2、中度。是指萎缩性胃炎的病变范围扩大,超出胃窦部,达到胃小弯和胃角,并且症状也会比轻度加重。

3、重度。病变范围在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并且症状也会更加明显,就能达到重度的程度。

轻度和中度的萎缩性胃炎,可以遵医嘱采取抗生素等药物来进行控制。如果达到重度,就需要做活组织检查,根据结果遵医嘱采取手术等方法。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

1.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病程长,常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

2.症状体征:长期消化不良,胃脘部胀满不适,纳差、乏力、消瘦、贫血等。

3.胃镜检查

胃黏膜颜色变淡;
黏膜下血管透见;
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
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
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

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

4.病理检查

胃黏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
化生;
增生;
癌变。
5.实验室检查

胃液分析: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

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
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CAG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
免疫学检查: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1.一般治疗: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5~1.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萎缩性胃炎时,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内细菌孽生,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应行抗Hp治疗。

4.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消胆胺可络合反流至胃内的胆盐,防止胆汁酸破坏胃黏膜屏障。硫糖铝可与胆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结合,也可用于治疗胆汁反流。亦可给予熊去氧胆酸。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反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

5.增加黏膜营养:合欢香叶酯能增加胃黏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增强胃黏膜对胃酸的抵抗能力,达到保护胃黏膜作用。也可选用活血素;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黏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黏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4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 次,3个月为一疗程。轻中度萎缩性胃炎应用,治疗疗效佳,有效的促进了腺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