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3位。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统计显示:2022年新增结直肠癌病例超过192万,相关死亡人数超过90万。


在美国,2022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居世界第35位,新增发病人数超过16万;死亡率居世界第84位,相关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世界第63位,新增发病人数超过51万,占世界结直肠癌发病总人数的26.8%;死亡率居世界第73位,相关死亡人数超过24万,占世界结直肠癌死亡总人数的26.5%。结果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大约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被诊断时就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在以前,化疗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精准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已从3.6-6个月延长到了24-28个月。


可愈有道_结直肠癌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未来展望

图源:摄图网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多种途径,如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和代谢组的改变,这些变化在结直肠癌的形成和进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根据不同分子亚型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患者对化疗和精准治疗的反应及预后也各不相同。因此,了解结直肠癌分子发病机制对于提升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大鼠肉瘤癌基因(RAS)是一类在人类癌症中常见的基因,其编码的小G蛋白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作用,当突变时可导致细胞过度生长和癌症形成。


RAS家族包括KRAS、NRAS和HRAS,其中KRAS和NRAS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分别约为40%和4%。目前,基于RAS基因突变,选择抗EGFR单抗药物是治疗的标准方法。然而,针对mCRC中RAS基因突变人群的临床试验不足,因此最佳治疗方案仍在研究中。


近年来,临床研究对比了KRAS基因突变与贝伐珠单抗疗效之间的关系。其中,以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FOLFIRI/FOLFOX)为基础的化疗+贝伐珠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1.5个月和1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30.7个月和28.4个月。另外,体能状态较好的RAS突变型患者,三药化疗(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对比双药化疗(FLOFIRI)+贝伐珠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6%和55%,mPFS分别为12个月和9.5个月,mOS分别为27.3个月和23.9个月。


目前,各大指南均推荐化疗+抗血管生成药作为RAS基因突变型mCRC的主要治疗方案,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一线治疗中,疾病仍快速进展的情况下,会考虑使用抗血管生成药,比如阿柏西普或雷莫芦单抗。其中,呋喹替尼、瑞戈非尼、TAS-102均被各指南推荐,可作为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EGFR靶向药等标准治疗失败后的mCRC三线标准治疗药物。


目前,由于尚没有针对RAS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药。但索托拉西布(AMG-510)是一种针对KRAS G12C突变的口服小分子药,相关研究显示:其针对mCRC患者有一定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阿米诺喹(Antroquinol)通过抑制异戊二烯转移酶活性间接抑制RAS信号,对于RAS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具有潜在治疗效果。MEK抑制剂单药治疗mCRC效果不佳,联合治疗方案正在研究中,目前,相关研究显示:CDK4/6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的组合显示出治疗前景。该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断多种信号通路以提高治疗效率和降低耐药性,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通过诱导T细胞记忆来促进抗肿瘤免疫,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型mCRC具有潜在治疗效果,因为这类癌症具有高突变负荷,能够产生大量新抗原以激发免疫反应。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在治疗dMMR/MSI-H型mCRC患者中,ORR为60%;既往接受至少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ORR为31.1%,超过12周的疾病控制率(DCR)为69%,9个月和1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4%和50%,总生存(OS)率分别为78%和73%。而119例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治疗,ORR达到55%,超过12周的DCR为80%,9个月和12个月PFS率分别为76%和71%,OS率分别为87%和85%。尽管KRAS突变亚组患者数量较少,但数据显示:dMMR/MSI-H型mCRC伴KRAS突变患者可能从双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


然而,KRAS或NRAS突变患者使用PD-1单抗与单纯化疗相比获益无显著差异。相关研究中纳入了61例和63例既往至少接受过二线和一线系统治疗失败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ORR分别为33%和33%,DCR分别为51%和57%。在RAS突变亚组中,单药PD-1单抗治疗获益不显著。因此,伴RAS突变的dMMR/MSI-H型mCRC患者可能从双免疫治疗中获益,而PD-1单抗治疗伴RAS突变的MSS型mCRC患者疗效有限。


2024年发布的V1版NCCN结直肠癌指南中,首次提出对POLE和POLD1突变及RET融合基因进行分子检测指导。指南指出:携带POLE/POLD1突变的患者可能适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而具有RET融合的患者则可能受益于塞普替尼这一靶向药物。


2024年5月,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对比了ICI在POLE/POLD1突变与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发现接受ICI治疗的POLE/POLD1突变结直肠癌患者具有更高的肿瘤缓解率和更佳的生存预后。


可愈有道_结直肠癌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未来展望

图源:参考文献[7]


该研究显示:POLE/POLD1突变是一种有效的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标志物。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与dMMR/MSI-H人群相比POLE/POLD1突变人群具有更高的TMB、肿瘤缓解率以及更好的生存预后。


POLE/POLD1突变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患者ORR为75%;接受PD-1/PD-L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治疗,患者ORR甚至可达到100%。在末次随访时间时,仍有96%的患者肿瘤持续缓解。


此外,相关研究显示:POLE/POLD1突变与dMMR/MSI-H状态是相互排斥,但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两者可以同时存在。在临床选择免疫治疗时,究竟以哪个标志物为准?哪个标志物更具优先级?及不同标志物组合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针对RET融合的结直肠癌患者,2024年V1版NCCN指南推荐使用塞普替尼(selpercatinib)进行治疗。2022年,FDA批准了selpercatinib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携带RET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例如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ORR为4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24.5个月,67%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DOR)超过6个月。不同癌症类型的缓解率有所差异,其中,结直肠癌缓解率为20%。


综上所述,随着精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升。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突破性研究,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如需帮助可直接联系小愈400-678-6998。


参考文献:

[1]中国/美国及世界结直肠癌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的对比和思考[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4.‌

[2]Precision Therapyin RASM utant Colorectal Cancer[J].Gastroenterology,2020.

[3]Current therapy o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ccording to RAS/RAF mutational status[J].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2020.

[4]Bevacizumab Plus mFOLFOX6 Versus mFOLFOX6 Alo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RAS Mutant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Liver-Limited Metastases: The BECOM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0.

[5]Phase II Open-Label Study of Pembrolizumab in Treatment - Refractory,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2020.

[6]CDK4/6 inhibition promotes anti-tumor immunity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T cell memory.Cancer Discov,undefined(undefined),2021.

[7]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POLE or POLD1proofreading-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202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77726/

[8]2024年NCCN直肠癌诊疗指南V1版